泡桐的病害及其防治


泡桐的病害及其防治

文章插图
泡桐丛枝病
即扫帚病 , 该病对苗木和幼树的生长影响很大 , 会导致植株生长缓慢 , 严重情况下甚至造成死亡 。 幼树发病后 , 常常于主干或主枝上部丛生小枝小叶 , 看上去就像是扫帚或鸟窝 。 防治方法如下:
1、  选取无病母树的根作为繁殖材料 。 种子育苗不易发生丛枝病;
2、  树枝初发病时应及早剪除 。 在生长季节不要损伤树根、树皮和枝条 。
3、  将带病根插穗浸泡于50℃左右的温水中约10分钟 。 用石硫合剂残渣埋在病株根部土中, 并用0.3 度石硫合剂喷洒病株, 能有效抑制病害的发展 。
泡桐的病害及其防治

文章插图

泡桐炭疽病炭疽病主要危害泡桐苗木的叶片、叶柄、嫩茎 , 特别是在5-7 月多雨或苗木细弱过密时容易发生该病 。 防治方法如下:
1、播种苗密度要适当 。 出苗后要及时间苗、施肥、中耕、排水、培育壮苗、 提高抗病力;2、带病菌圃地的处理 。 播种前将硫酸亚铁均匀撒在地表 , 然后翻入土中;
3、出苗后可以喷施波尔多液或50%退菌特800-1000倍液 , 每隔约10天可喷一次 。
泡桐黑痘病主要危害泡桐的叶、叶柄、茎及幼树的嫩梢 , 导致枯梢 。 症状表现为叶柄和嫩茎上产生椭圆形病斑 , 凸起如疮痂状 , 颜色为黑褐至黑色 。 防治方法如下:
1、  冬季应彻底清除并集中烧毁病苗与病枝叶 , 并进行深翻 , 减少病源 。 发病初期应及时拔除病株 , 防止病害蔓延;
2、  幼苗出土后 , 可以喷洒1∶1∶150-200 波尔多液或65% 可湿性代森锌500 倍液 , 每隔15天左右喷1 次 , 需喷3-4 次 。
泡桐的病害及其防治

文章插图

泡桐腐烂病感病部位主要在主干、主枝、侧枝及枝桠分叉处 , 特别以层的主侧枝受害比例大 , 小枝极少受害 。 防治方法如下:
1、  移栽时避免伤根太多或碰伤树干 , 栽后及时灌水 。
2、  科学整枝 , 做到勤修、轻修、适时修和合理修 , 剪口应平滑 , 及时清除病枝、枯枝 。
【泡桐的病害及其防治】3、  应及时清除重病泡桐 。 对感病较轻的植株 , 应加强管理 , 及时刮除病部 , 然后进行喷药或涂药处理 , 可以使用1% 退菌特、5% 托布津等进行防治 。

    推荐阅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