可怕!一个习惯性动作,男子逐渐看不清,黑眼珠竟开始发白……

本文转自:厦门晚报
渔民林先生万万没想到
自己以海谋生了二三十年
有一天却因为这片熟悉的海域
进了医院
开渔期 , 林先生和往常一样 , 驾船出海 , 捕鱼作业 。 劳作一天回家后 , 他觉得右边的眼睛有点痛 , 妻子帮忙看了看 , 发现眼睛还有点红红的 。
起初林先生也不太放在心上 , 可几天过去了 , 眼睛不仅痛 , 还愈发地看不清东西 。 他去了当地的医院 , 被诊断为“角膜炎” , 就回家“点眼药水”了 。
可是眼睛疼痛程度未见消除 , 反而更加严重 , 且黑眼珠好像开始发白了 。 他慌了手脚 , 又换了家医院 , “医生 , 我的眼睛到底怎么了?”
“呀 , 你这是棘阿米巴角膜炎 。 ”在医生的建议下 , 林先生转入了厦门眼科中心 。
此时
距离林先生眼部发病
已过去了一个月

厦门眼科中心眼表及角膜病科吴护平主任接诊时发现 , 林先生的角膜重度水肿浑浊 , 结膜混合充血水肿 , 黑眼球基本已经呈现白色 。 结合实验室检验及影像学检验结果 , 发现他眼部的感染已侵入角膜基质层 。
吴护平主任确诊林先生患的是棘阿米巴角膜炎 。 “平常是做什么工作的?”在问诊过程中 , 吴护平主任得知 , 林先生在最近出海捕鱼的过程中 , 曾带着作业手套揉了下眼睛 。 “应该就是手套上的污水 , 带有棘阿米巴原虫 , 导致的感染 。 ”
依林叔的情况吴护平主任建议立即进行角膜移植 , 否则再拖延时间则有更大致盲风险 。
来说说
什么是棘阿米巴角膜炎
棘阿米巴广泛存在于自然界的水、空气及土壤中 。 棘阿米巴角膜炎(AK)就是一种由棘阿米巴原虫感染引起的慢性、疼痛性角膜病 , 但在正常情况下 , 人的眼睛不容易感染这一原虫 , 属于少见感染 。 一般是因角膜有轻微的擦伤 , 在接触了带有棘阿米巴原虫的水或土壤后 , 为感染源创造了滋生的条件 。
AK的致病过程有两个阶段 。 第一阶段 , 致病性棘阿米巴滋养体黏附于角膜上皮细胞 , 病变局限角膜上皮层;第二阶段 , 棘阿米巴原虫浸入角膜基质层造成广泛的胶原组织损伤 , 并引起严重的炎性反应 。
AK一般为单眼发病 , 早期临床表现不典型极易被误诊 。 且棘阿米巴原虫会在视网膜上迅速繁殖 , 就像侵占领地一样 , 角膜会形成白斑、坏死 , 导致失明 。 这些寄生虫还很难被根除 , 所以AK是一种难治的感染性角膜病 。
林先生正是因为
用被污水污染的手套触碰了右眼
导致了棘阿米巴感染
且虫体已经损伤角膜基层
造成疼痛、严重视物不清
若不及时切除感染灶
则可能导致角膜穿孔、致盲失明
经过吴护平主任的详细解说 , 林先生及家属同意进行角膜移植术 。 吴护平主任随即为林先生进行了板层角膜移植 。
如果把人类的角膜比喻成一个瓦片 , 从外到内共分五层 , 分别为:角膜上皮、前弹力层、基质层、后弹力层和角膜内皮 。
可怕!一个习惯性动作,男子逐渐看不清,黑眼珠竟开始发白……
因他受损的角膜是上皮到基质层之间 , 因此吴护平主任移除了他受损的角膜组织 , 就病变的部分进行了移植手术 , 也就是板层角膜移植 。
术后 , 林先生眼部状况恢复良好 , 但还需进行一段时间的跟踪治疗 。
【可怕!一个习惯性动作,男子逐渐看不清,黑眼珠竟开始发白……】
可怕!一个习惯性动作,男子逐渐看不清,黑眼珠竟开始发白……

    推荐阅读